黄土高原遐想
来源:王军 时间:2009-06-01 点击:548
走进黄土高原映入眼帘是漫无边际的千沟万壑,在这漫无边际的千沟万壑之中,零星点缀着几棵小树和几簇杂草。
榆林-济南输气长龙将在这千沟万壑中蜿蜒盘旋而过。也许儿时对黄土高原的认识太幼稚,所以难以体会它的魅力。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题。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形地复杂,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
黄土高原的河谷和盆地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它孕育了几千年的文化,养育了勤苦善良的劳动人群。
威风锣鼓就是其中一种特色文化。威风锣鼓在历史上人们把它仅作为激发斗志、奋勇杀敌的一种战斗号角,而后便作为民族艺术流传下来,成为中国黄土高原的特色文化。威风锣鼓是流行于临汾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众游行和其它欢乐的场合表演。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母时,尧所在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
窑洞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农民生活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 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 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朋友,欢迎你到魅力无穷的黄土高原来旅游,自己亲自来体会它的魅力。
Copyright@2009-2012 南京力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42073号-1号 咨询热线:025-85790868 85790608 85790898 传真:025-8579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