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项目部2019年工作总结
来源:陈焕祥 时间:2020-01-07 点击:547
一 、2019年工作概况
南京力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科项目部承担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无损检测第五标段工作:420 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含两器)、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装置区域内的现场组焊设备、现场焊接的构件、工艺管道等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理化检测工作;及全厂炼油装置的原材料入库检验。
工程从2018年3月开工至今,项目部紧紧围绕进度、质量、安全开展工作,积极参与中科项目“大干100天”活动,现把2019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施工进度控制及检测工作量
1 、工期目标
2019年是中科项目的决胜之年,4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要求12月27号完成中交;现场设计图纸滞后,工艺管道5月才陆续开始预制。为此必须加强检测管理,充分运用我公司承建项目的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合理进行组织协调,采用新工艺、新方法,以求缩短工期,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并通过如下措施,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2、人员投入情况
序号 |
人员类别 |
数量 |
分组 |
备注 |
1 |
管理人员 |
4 |
/ |
|
2 |
射线检测人员 |
18 |
10 |
|
3 |
超声、表面检测人员 |
2 |
1 |
|
4 |
理化检测人员 |
7 |
3 |
|
5 |
资料员 |
4 |
/ |
|
6 |
合计 |
35 |
|
|
3、设备投入情况
序号 |
设备类别 |
数量 |
备注 |
1 |
γ射线探伤机 |
6 |
|
2 |
X射线探伤机 |
12 |
|
3 |
超声波检测仪 |
1 |
|
4 |
测厚仪 |
1 |
|
5 |
全定量光谱仪 |
1 |
|
6 |
台式硬度计 |
1 |
|
7 |
半定量光谱仪 |
3 |
|
8 |
里氏硬度计 |
2 |
|
4 、计划控制
4.1 根据项目总体工期计划、施工单位的网络计划及实际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科学合理的检测计划并严格执行,准确进行工作计量,当天布置的任务必须按时完成。确保在2019年12月基本完成建成工作。
4.2 把整个项目的检测工作量进行细化,落实到每一个检测作业组,并通过管理软件来管理工程检测进度,用周计划保月计划、月计划保总体计划,确保工期按照计划的日期进行。
4.3 当实际工作量偏离计划时,分析原因,通过对人员、设备、设施、材料、现场检测条件、实际施工工作量等进行有效控制,优化配置和动态控制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做到施工工期按照计划进行。
4.4 公司本部全力以赴,充当坚实后盾。利用公司总部的各种资源,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调整五大生产要素,利用公司长期积累的大型项目检测经验,及时在技术上给与支持。
5 、 现场施工控制
5.1.1紧紧围绕脚手架搭设进度与现场实际检测能力的均衡性控制,重点控制预制焊口和DN500以上大口径对接焊缝射线检测进度。
5.1.2精确进行工作计量、统计,及时掌握检测实际进度,按时填报检测工作进度表,对现场的实际工作进度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与管理。
5.1.3加强检测计划执行的检查与监督力度,保证检测工作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工程检测工作的现场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保证计划的如期实施。
6 、2019年度完成检测工作量统计
射线:61712张,超声:27523.8米,硬度:145790点,测厚:27258点,磁粉:8761.6米,渗透:9971.8米,TOFD检测:503.68米,全定量光谱:31345点,半定量光谱:54624点。
7、 2019年度完成产值统计
序号 |
工程项目名称 |
完成产值(万元) |
结算产值(万元) |
开票产值(万元) |
已开票产值(万元) |
1 |
中科项目五标段及原材料检验 |
1325.8 |
1162.2 |
1162.2427 |
710.9847 |
8 、交工资料完成情况
8.1装置已中交,报告尚未开始出具,都是以结果通知单形式代替;
8.2 2020年,工作重点将是各类检测的交工资料;
三、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检测质量管理和控制是整个检测工作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检测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现场检测控制,在检测过程中,通过下列措施来控制现场的检测。
1、委托单控制
a.委托单是实施检测的依据。根据项目检验检测管理规定,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下达检测委托单,检测单位接到检测委托后,检测技术负责人及时对委托单进行核查,核查内容是否正确、清楚、齐全,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在检测委托单上填写具体检测要求,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b.资料员及时把监理的检测委托单内容输入到电脑中,及时统计未检测焊缝、已检测焊缝、补片底片号、检测合格率、焊接合格率、检测工作量完成情况等,随时准确掌握检测进度情况,保证检测委托单执行率100%。
c.由于施工分包单位越来越多,焊接过程控制不严,出现委托不及时或长时间没有进行检测,焊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针对此情况,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靠前服务,由项目施工经理在现场及时了解焊接情况,对发现现场没有委托的焊口及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及时下达检测委托,确保返修焊口及时返修委托拍片。
2、检测实施
检测过程的控制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项目高度重视该项工作。
a.项目部接到监理检测委托后由项目施工经理会同施工单位具体负责人,针对下达的委托单确认现场检测条件、检测内容符合性,确保检测的各项条件符合检测要求。
b.操作人员根据操作指导书要求进行仪器调试、检测、记录、评定,检测结束后如实记录检测条件和检测结果,现场检件上用专用油漆笔作出检测标记和结果,字迹清楚。详细记录检测部件的名称、焊缝号、底片号、规格、材质、检测参数、检测结果、检测人员、检测日期、检测示意图等。
c.项目部对于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难以判断的缺陷或其它技术、质量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探讨,及时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严格控制检测人员资格,检测工作必须由该方法、该等级资格的无损检测人员承担,。
3、现场检测设备、器材、材料、试块控制
a.搞好无损检测设备、器材、试块的维修、维护、保养及管理工作。按实际工作情况填写运转记录,并对设备、器材进行必要的保养,使用者对设备、器材的完好状态负责。
b.项目兼职设备员定期对设备、器材、试块进行日常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及时对检测人员提出的设备问题进行处理,随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按设备性能的各项要求进行。保养时主要注意对设备、器材的连接部位,驱动部位,安全附件等进行清洗、润滑,发现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严禁带病使用。
c.渗透试块应经过清洗处理后保管在专用保管盒内;超声波试块应保管在专用保管箱内,使用后必须清洗外表面后刷上机油防止生锈。
d.项目使用的胶片、增感屏、暗袋、像质计、药液、渗透剂、探头等检测材料的型号、规格、尺寸、成份、参数应符合工艺要求,对材料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受热变质。胶片必须保管在低冷干燥的场所,远离射线源。已装入暗袋的胶片应保管在专用保管箱内并必须及时用掉,拍片结束后多余胶片应及时送回保管箱,尤其在多雨季节应确保胶片、增感屏、暗袋等的防潮。
4、底片质量的控制
底片质量是保证缺陷检测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底片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项目部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控制底片质量:
a.确认委托单的正确性和现场标识的符合性,保证委托的部位与现场实际部位一致;
b.确认检件的规格,无法确认时,用测厚仪进行测量,保证曝光量准确。
c.根据设备的能量、检测方法、使用的胶片、技术要求、现场检测环境条件等编制操作指导书,并严格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拍片。
d.γ射线根据规格选取不同居里数的射线源,曝光条件选择准确。
e.进行必要的散射线防护,尤其是管线靠近地面、工件、建筑物等,避免不必要的散射线;
f. 暗室处理是底片质量控制的的主要环节,因此,暗室配备恒温洗片设施、恒温空调,配备技术水平高、工作细心的暗室人员进行冲洗,保持暗室清洁、整齐。
g.评片人员严格控制底片质量,对不符合底片质量的底片及时进行补片。
通过检测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来保证底片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检测结果的评定与记录整理控制
a.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后,严格按照工艺或有关标准进行评定,评定时要从严掌握,不能放过可疑的缺陷,对超标缺陷在被检工件上作出明显的标记,以便焊工进行返修。
b. 对于典型或特殊、评定无把握的缺陷,评定人员与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一起对其进行定性和定位。在无法确定的缺陷的情况下深入现场进行解剖分析,共同提高技术水平。
c.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定,做好评定记录。对于补片和返修片的评定都做到对原片进行核对,以防拍错位置或搭接不准。对返修位置都画出缺陷部位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说明以便施工单位进行返修。
f.记录的完整性是确保检测报告合格率的前提,因此,项目部明确了记录填写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定期对记录的完整性、规范性、参数的符合性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核查,保证了检测报告的合格率。
6、 质量监督与检查
质量监督和检查是保证检测质量重要的组成部分,项目部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项目部建立自查台账,内部不定期对项目检测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
2)中石化总站中科项目检测部、业主质量部、监理单位、广东省特检院对项目部的监督检查;
3)中石化质量大检查,本年度3次;
通过上述3种方法的监督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关闭,确保了公司承接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快速、准确,保证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四、项目工程安全控制
1、项目部为所有作业人员办好进厂证,杜绝不安全隐患。
2、所有作业人员均办理了意外伤害险。
3、项目部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工程概况、特点;各类有关HSE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公司、项目、业主的有关HSE管理规定、制度;安全防护常识及以往典型事故案例;中科项目培训52人次,(入厂培训42人次,管理人员安全技能2人次,作业许可审批人4人次、监护人4人次)。项目同时配备医疗急救箱及相关防暑降温药品。
4、检测作业严格执行项目《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准对不同检测要求、地点开具不同区域作业票,同时在相关区域进行公示.
5、根据项目施工特点配备了HSE现场管理人员1名。每天对现场作业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巡检及射线剂量测试,做好相关记录。对作业现场使用辐射专用警界旗围成管理(禁)区,警戒灯、警戒牌必须按规定放置齐全,进行必要的清场、监护。
6、作业组在作业前例会上进行安全讲话,预想当前不安全因素,分析作业组安全情况,预想危险因素,研究布置措施。做到“三交一清”(即:即交检测任务、交检测环境、交安全措施和清楚本作业组职工的思想及身体情况)。
7、每周一开展以作业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活动要求人人发言,传达公司、项目的安全指示精神,把上一周的安全情况做一个小结,交流经验,吸取教训,使得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安全措施有针对性的落到实处。
8、项目管理人员晚间轮流值班,每天对现场巡视检查,堵住漏洞,消除隐患。
五、项目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1、作业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大,造成焊口检测任务积压。
措施:不断调整作业队伍,引进新的作业人员,对水平高的作业队伍多分配工作量,对不服从管理的作业人员清退,逐渐培养合格的作业队伍。对积压焊口不等不靠,主动想办法解决,增加人员、设备,多与施工单位沟通,最终积压焊口数量在可控范围。
2、由于前期总包单位与业主关于原材料入厂检验费用有分歧,导致总包单位不能及时委托,大量的原材料都进入现场,给检测任务带来很大的困难。
措施:积极与业主质量部和总包单位沟通,多次开会协调,最终总包单位同意进行检测,对于大量进入现场的原材料的检验,采取主动寻找,每个装置一一清理,能够找到的,就进行检验,并协助总包单位下委托,虽然难度增加,但是通过项目部的努力,完成了大部分工作量。
3、现场脚手架搭设和现场检测进度不匹配。
措施:A:安排专人靠前管理,及时了解施工单位动态。B:主动配合搭设脚手架单位确定焊口位置。C:优先考虑焊口集中、容易搭设脚手架的位置。
4、工艺纪律执行有欠缺,主要是拍片人员,循环性犯错。
措施:A:建立微信工作群,把每天补片原因拍照说明,放到群里,提起警示;
B:召开每周例会上,分析原因,落实责任。
5、检测原始记录填写不完整,涂改、漏签字。
措施:Ⅲ级人员加强对检测记录的审查与核对,避免不完整记录、涂改记录的出现。原始记录已有实际操作人员补充、重新填写并签字。这个问题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检测原始记录反映的是现场实际的检测情况,不能因为任何原因更改,检测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引以为戒,加强监督,高度重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六、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收尾之年,420吨催化裂化装置已在2019年12月27日全部中交,中交以后的现场检测工作量仍有3000道焊缝需要检测,出具报告工作量也较大;原材料入库检测争取多做工作量,主动去装置现场找,尽量多完成检测任务,增加效益;对于后期争取的在线光谱检测任务,安排好人员和设备,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好检测任务。2020年我们又将接受高温、大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考验,面临收尾攻坚之战,我们充分预估困难,合理安排人员、设备资源,争取圆满完成合同范围内的检测任务。
1、需要公司协助解决:
年后检测工作量仍然较大,放射源将分批次撤离。
2、项目部对策:
2.1专人负责与施工队伍联络,掌握现场施工计划,督促委托及时下达;
2.2编制对应检测人员、设备计划,提前准备;
2.3及时了解员工动态,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2.4做好样板引路工作,把项目工作标准化。
2.5 认真贯彻落实业主、监理的进度、质量、HSE等要求,通过精细组织,积极配合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接受业主、监理公司、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
2.6提高和改进检测方法,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增强团结合作精神;
2.7工作重心转移至资料整理、报告出具、工程款结算。
七、对公司管理工作的建议
1、增加优秀人才的培养,多组织优秀人员参加培训,拓展思路,开阔眼界,培养复合型人才;
2、做好样板引路工作,把无损检测操作方法标准化,拍成短视频,推广学习。
例如:射线椭圆拍片、超声、TOFD、相控阵设备调试、磁粉、渗透规范操作步骤等。
3、各项目部之间加强交流学习,安排三级人员对每个项目部不定期进行检查,按照质量大检查的模式进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召开公司年会、评比优秀员工等等。
Copyright@2009-2012 南京力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42073号-1号 咨询热线:025-85790868 85790608 85790898 传真:025-85790878